品书网

品书网>元曲三百首 > 正宫叨叨令道情(第1页)

正宫叨叨令道情(第1页)

邓玉宾

白云深处青山下,茅庵草舍无冬夏。闲来几句渔樵话,困来一枕葫芦架。您省的也么哥?您省的也么哥?煞强如①风波千丈担惊怕。

【注释】

①煞强如:全然胜过。

【译文】

在青山的深处,白云缭绕,盖几间茅屋安住,无所谓冬去夏到。闲暇时同渔人樵夫聊聊,疲倦了就在葫芦架下美美地睡上一觉。你可知道?你可知道?比起在名利场的风波海中担惊受怕,这不知强了多少!

【赏析】

这首《道情》,是前一曲的续篇。前篇呼吁“寻个主人翁早把茅庵盖”,这一首便是叙说茅庵里隐居乐道的生活了。

南朝隐士陶弘景,在回答齐高帝“山中何所有”的提问时,赋诗道:“山中何所有?岭上多白雪。只可自怡悦,不堪持赠君。”唐贾岛《寻隐者不遇》:“只在此山中,云深不知处。”白云、青山,是隐居修道的典型环境,何况是“深处”,更见遗世独立的风韵。白云、青山虽是最习常的用语,在本曲的首句中对举映照,“白”、“青”的色彩便十分醒目,足以显示出景色的宜人。至于茅庵草舍固然简陋,却有“无冬夏”的好处。这三字既可解释为四季如春,又有安居其中不知岁时变换的意味。这两句叙述环境,已见出了作者安适的心态。

第三、四两句用对仗,写怡然自得的生活,“闲”、“困”都是懒散无为的标志,“几句”应闲,“一枕”应困,淡泊之至,也自在之至。渔樵是不用说了,从来是隐士的同道;那“葫芦架”下一片清荫,正好高卧。元人有“葫芦提”的俗语,意谓糊涂,那么“一枕葫芦架”也就隐含了“难得糊涂”的况味。马致远《清江引·野兴》:“一枕葫芦架,几行垂杨树,是搭儿快活闲住处。”贯石屏《村里迓鼓·隐逸》:“无事掩荆笆,醉时节卧在葫芦架。”均同此意。这两句具有代表性和概括性,同前面的白云茅舍互相映合,洋溢着一派悠闲恬适的情调。

然而最后三句却突然转出了山外的世界——那功名场中的“风波千丈”,大有谈虎色变的情味。“风波千丈”对应曲中的首二句,“担惊怕”对应三、四句,各形成强烈的对比。作者用心有余悸的比较来显示山中茅庵生活的可贵,是成功的反衬。而前半的描写则有力地支持了作者“煞强如”的结论,令人心悦诚服,从而起到了“道情”警悟浊世的作用。

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,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。

相邻推荐:阿箬重生之后  狼女的复仇  莫生气,要争气  背靠书评当富婆  重生之我的金手指是无敌的  玄幻:我能复制经验  少主真的不想成亲  完美人生:60年代处对象?  古今医统大全  这是你侄女!不是你老婆!  心心向瑾  比尔盖茨的成功法则  雪落再说爱你  回大明当县令,激活模拟城市系统  侠客行无敌石破天乱杀三界六道  离婚吧爱人,妻子上综艺人设崩塌  女性心理健康枕边书  三国开局先苟住爆兵  阴年初见  超无敌女友与超能力世界  

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

最新标签